close
從EFL到ESL
-淺談英語教學模式的轉換與教材銜接

王淑儀
刊期2008/04/07

前言
 
  台灣長期以來一直將英語定位為外語,然隨著學習者的起學年齡不斷地向下延伸,這種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教學模式已漸難滿足許多學生的需求。原因是大部分的學生在EFL的教學模式下雖習得了一些「功能性的表達方法」,例如日常對話、特殊 情境的應對(如旅遊、商用英語)及簡易書信或作文等,卻很難進一步地將英語轉化為「學習的媒介」,亦即利用英語來吸取資訊,並進而靈活地運用與外界進行廣 泛性的溝通。此外,有很多父母,為了強化兒女的英語能力,在幼兒期便透過雙語幼稚園、補習班、家教及多元媒體等學習管道為孩子打下英語基礎。因此,許多孩 子在上小學時,即已具備基礎的英語表達能力,而EFL以字彙與句型為主的教學模式,較難幫助很早就學英語的孩子,使其英語能力更上一層樓。

  為 了滿足新世代學生的英語能力發展需求,補教機構及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勢必將面臨由EFL教學逐漸轉型為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教學的挑戰。筆者在本文中,將以自身在國內外的英語教學經驗,與讀者分享由EFL跨越至ESL的成功轉型經驗。
 
EFL與ESL的教學差異
 
  在討論教學轉型前,必須先釐清EFL及ESL兩者間的教學差異。所謂的EFL教學指的是將英語當「對外溝通的語言」來 教授。課堂上大都以學生的母語來進行教學,隨著學生英語程度的提升而逐漸減少對母語的依賴。其教學方式是透過詞彙、句型、文法等演練來建立學生聽說讀寫各 項溝通能力。

  ESL教學則是指學生除了將英語文視為溝通工具外,也將其 當作「學習媒介」,透過英語來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其課堂教學大都以英語來進行,隨學生英語能力的增長而逐漸加重讀寫課程。而現今所謂的ESL學生或 ESL教學,已不再侷限於居住在英語系國家的移民或海外學生,或者以英語為官方語國家的學生(如菲律賓)。只要是以英語為主要學習媒介的教學,例如:台灣 的全美語或雙語學校,都可算是ESL教學。

  正因EFL和ESL在教學模式上有很大的差異,補教機構及教師在考慮或面臨教學轉型時,便需在教材選擇、教學模式轉型及教師培訓上多方謹慎考量、規劃。以下就先談談如何選擇合適的ESL教材。
 
ESL教材的選擇
 
  在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ESL教材時,筆者建議補教機構及教師可依下列幾點原則,做選購的評估考量:

1. 該套教材內容是否符合學生需求、主題是否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其內容是否符合學校的教學或課程大綱
3. 教材是否根據最新的語言教學理念編寫
4. 該套教材若與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有難易程度差異,是否能順利銜接

  以目前市售的ESL教材為例,筆者認為Brainstorm即是一套適合已具英語程度學童使用的ESL主教材,如上過雙語幼稚園的學童或已上完某套EFL教材(如Let's Go)的學習者。本套教材以多元智能、腦部的發展及批判性思考能力等教學理念為編寫主軸,同時融入史地、自然科學、音樂藝術等跨學科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也進一步養成學生以「英語為學習媒介」的習慣。

  教師及補教機構在選擇教材時常面臨的另一個問題便是教材配件的選擇。ESL教材除 了作業本(Workbook)和測驗卷外,尚搭配了各式各樣的教學資源及教具。例如Kaleidoscope就有專門加強文法和寫作能力的 「Language Arts」及加強單字和閱讀理解力訓練的「Decodable Stories and Comprehension Skill」。筆者觀察到許多教師在面對五花八門的配件時,不是嫌麻煩而放棄選用某套教材,便是索性將配件一律當習作來用,未能真正發揮這些配件的功能。 為了使教材配件發揮其功效並避免浪費課堂時間,教師應先評估配件的實用性與必要性,再依學生及教學需要來選擇使用。例如以 Kaleidoscope 為ESL主教材,然因課堂時間有限無法使用所有的配件,此時老師便應視整體學生的需求來選用主要配件。如學生的弱處是文法及寫作,便在課堂上搭配使用Language Arts ,而其他的配件則可當家庭作業。 
 

教學模式的轉型與教材銜接
 
  在選擇合適的ESL教材之後,教師接著面對的便是教學模式的轉變與教材的銜接。在此方面,筆者通常會依班級程度及需求,採以下兩種轉換模式:
 
一、 對於已具備良好英語程度的學生,可直接轉用ESL教材。例如:上過雙語幼稚園、正在上雙語學校或已學好幾年英語的學生,筆者便會直接導入ESL教學。
二、 對於混齡及混能的班級,則採漸進式轉換。平常上課還是以EFL教材為主,再輔以使用強化讀寫技巧的教材,例如:KaleidoscopeSpectrum系列等,待學生具備較佳的英語文能力,並漸適應ESL的教學模式及教材內容後,才全面改用ESL教材。

  除了教材的銜接技巧外,教師的教學模式亦必須做相當的調整。例如教閱讀時,教師不 能再用逐句譯成中文、用中文解釋字彙、分析文法等傳統的EFL方式來解說文章內容,而應「引導」學生以上下文來理解字彙、句意及文意;而讀後練習或討論等 也盡量使用英語,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之際,也同時練習聽說能力。如果學生在上了幾堂課之後,仍無法適應此種教學模式,那麼便表示其尚未具備由EFL轉為 ESL學習的語言能力。在此情况下,教師可先檢視學生的語文弱點,並運用介於EFL及ESL程度的輔助教材,例如:Active GrammarActive Reading,先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後再考慮轉型,切勿勉強躁進。

  此外,由於ESL教材大都是根據英美國家的教育體制及國情來編寫,教師在使用時要特別留意以下兩點:

一、 幼稚園大 班到小學二年級(即K-2)屬於所謂的「幼教階段」(Early Childhood Stage),而小學三年級以上則屬「基礎教育階段」(Elementary/Primary School Stage)。K-2的教材著重基礎的語文訓練,因此教材內容看起來有時與EFL教材相去無幾,也較易銜接。但當教材進入小學三年級以上後,由於教材編寫 重點轉向讀寫能力的養成,及用英語來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及技能,因此常讓老師及學生有「內容突然變難」的感覺。為不造成學習斷層,老師必須特別留意每一階 段的課程銜接。若補教機構同時選用其他學科的教材,如Spectrum Math系列,也必須留意此一階段銜接的問題。
二、 教師需注 意教材內容由於文化及國情的不同,對學生學習所造成的影響。例如:教材中提及的某些動植物、人名、地名、歷史事件、節慶習俗等可能是一般在台灣長大的學生 所不曾見聞或能夠理解的。教師需針對這些細節詳加說明,或引導學生進一步查閱,避免學生因對主題陌生而失去學習興趣。

  最後,為評估轉型的成果,教師除了透過平日的測驗及觀察外,尚可擇一英檢系統,來衡量每一階段轉型的成效與需進一步改進之處。總之,成功的課程轉型有賴完善的事前課程規劃,及不斷地檢討改進,採階段性、循序漸進的轉型模式,成功機率較高。 
 

教師教學力的提升
 
  由於ESL教學主要以英語來進行,這意謂著任課老師本身需具備相當的英語實力。教師提升英語能力及教學力的最佳方式便 是養成「以英語文為學習媒介」的習慣,經常閱讀英文報紙、各式英語原文書、收聽英語新聞或觀賞英、美電視節目等。至於對教材中不熟悉的主題,可多利用網路 或圖書資料查詢,透過「教學相長」使自己成為成功的ESL教師。

  而補教機構若欲轉型成功,不論是聘用外師或中師來任教,都需培訓教師使用ESL教材的技巧。訓練方式除了鼓勵教師參加由出版社或書商主辦的相關講座外,亦可聘請專業ESL教學顧問,針對暨定的課程及教材,為老師做培訓。 
 
結語
 
  成功的課程轉型是審慎規劃課程、選擇合適教材及不斷地調整教學模式等一連串努力的結果。補教機構及教師若能有效地經營ESL課程,使學生的英語程度更上一層樓,便無需畏懼在少子化及激烈的競爭下遭受淘汰的命運。 
 
更多ESL教材
1. Spectrum Phonics系列
2. Spectrum Spelling 系列
3. Spectrum Test Prep 系列
4. Sprint
5. Shooting Stars
6. Science
7. Summer School Reading Program

Derived from http://www.cavesbooks.com.tw/e_magazine/e_magazine_article.aspx?language1=0&sn=2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stine 的頭像
    jastine

    Justine的異想世界

    ja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