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erived from

http://www.cet-taiwan.com/periodical/et_show_search.asp?serno=213 師德

 

 

記得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Give an elementary student three days and the student will mirror you.”。老師很容易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樹立一個好的典範,才能期待學生也能有好的形象。第一天上課所準備的內容及其呈現的方式,完全視學生而定,因此我們從「新歡」談起。若是首次接觸的班級可就要從長計議、小心準備了。

在開學的第一週,我大概會完成以下的事項:

 

第一、了解學生特性及成長背景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及背景,因此造就出不同特色的小孩。我的作法是先徵詢導師的同意,閱讀學生的背景資料,以了解學生的基本特質,並特別注意是否有心理或生理方面的特殊兒童(並非將其標籤化,而是去了解是否需要特別的關注、特殊的教學方式或對待),例如:學習遲緩、過動或蠶豆症、情緒障礙等。而導師是能提供你最直接和最大幫忙的人,與導師詳談有助於你了解並處理某些特殊學生的狀況,省下不少自我摸索的時間。但要特別注意,除了導師的協助之外,仍需要多方面觀察特殊學生的行為,並實際了解其學習的狀況,才能作出正確且正向的協助。

開學的第一週也是老師與學生互相適應的磨合期,老師必須全神灌注地了解每一位學生,在此同時,多數學生也考驗、試探老師的原則性以及底限,這 方面 老師必須拿捏清楚才是。

記得有次開學的第一天,有位中年級的學生如同來到動物園一般興奮,坐也坐不住,上課時間在教室裡東奔西跑, 和 老師玩捉迷藏,甚至在地上打滾(由此可知他的個人衛生有待改進),制止他幾次之後,他依然故我,但已停止發出怪聲,於是我就轉向全班先上課,不過,雙眼不時盯著他,以防他跑出我的視線範圍。安排座位的時候,我發現全班同學一致排擠他,沒有一位學生願意和他一起坐,於是我特意將他安排在第一排的座位,以便我就近照顧,另一邊則安排了一位有著菩薩心腸的女生,剛開始她也面露難色,但我很誠懇地告訴她:「如果妳能幫助他,老師會很高興的。」請她一定要幫忙,於是那位有著菩薩心腸的女生答應了,此時我也注意到他停止了動作,看著我處理這件事。

上課時,我也適時了解同學不願與他同坐的原因,同時也讓他聽見和了解同學不喜歡他的理由。下課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留下他,告知他洗手乳的位置並帶他去洗手,再拿毛巾讓他擦乾,我告訴他,我希望他在每次上課前將手洗乾淨、把臉擦乾淨,如此一來,同學會很喜歡和他坐在一起,他一語不發地看著我,但眼光柔和多了,不像先前般充滿桀驁不馴的樣子了。於是我又再一次問了他的名字,這一次他說了。第二次上課,鐘聲響起,有幾位同學匆忙地跑來告訴我,他捉了一隻很大的蟾蜍,我心裡想:「蟾蜍!我也很害怕呢!況且它具有毒性。」在安置好其他同學就座並撥放 CD 後,我開始尋找他的身影,發現他就站在教室門外,手裡捧著那隻蟾蜍,站著望了我一下,他說這是他在前面花圃中發現的,費了一番唇舌後,好不容易讓他將蟾蜍再放回花圃中,並拉著他去洗手,洗了34次,確定完全洗淨後,我們才又一同回到教室上課。一進教室就發覺全班同學對於他的歸來都露出排擠的眼神,於是我大聲地告訴全班同學:「別怕,他已經洗乾淨了。」下課後,我又將他留下來,這次他的眼神很柔和,從此之後他在下課時常會來找我說話,上課時也很認真學習,偶爾出神,只要我一個眼神就能將他喚回了。其實,這位學生需要的是同學 和 老師的愛和關懷及正確的引導,在其他人都排擠他時,我接納他、教他,同時他也很受教,這是很棒的感覺!老師對學生的關注有著無比的魔力,適時的切入和引導,學生會感受到的,也會有回應喔!

 

第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有助於了解並設計您的教案,並增加學習動機。如果您得知某位學生的英文不好,但體育很在行,那您可以嘗試設計與運動有關的課程,讓他在安全且熟悉的環境裡去學習他較弱的部份,如此會有正向的加分效果喔!一旦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類型及需求,可使教學更事半功倍。

 

第三、了解學生的興趣

為了找出學生的興趣所在,老師可設計簡單的調查表,在最短的時間幫助老師找出學生的興趣,將學生興趣與實際的課程相結合或延伸。有時對於較高年級者,我甚至會做簡單的心理測驗(是挺有趣的)。要找出學生的興趣是須費許多時間的,但只要能運用得當,卻是相當值得的。

 

 

在進行以上事項的同時,老師也須開始教學的事前規劃,此事前規劃可分為硬體和軟體二方面,說明如下:

 

所謂的硬體也就是先前提過的「教學環境的建置」,例如:靈活運用學生的座位,拿二年級為例子,由於 enjoy 教材在二上時不需要寫字的部份,因此我將所有的桌子抽掉,僅以椅子排列變換多種的隊形,或改用軟墊、木質地板席地而坐,以方便帶活動,此皆適合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性。佈告欄也務必要空出空間以做情境佈置、張貼學生作品,也可搭配中國人所謂的風水觀念擺設。我通常會空出一個讓小朋友可以親近分享的空間,或設 Na Na 信箱,和學生分享心裡的話。我的書桌一定擺在離門一定距離的位置,通常是面對學生的背面,以防止學生拿了東西就直接走出去;我也會在桌墊下放許多我及好友的照片,與學生一同分享我的人生經歷與快樂回憶;另外我還會放一本可隨手塗鴉的手札(因為多數學生對畫畫都很感興趣),有時以繪畫跟孩子溝通,能更深入了解孩子。

至於軟體部份除了剛才提到的學生調查表,還會將學生安排位置、分組,原則上分組以五至六人為一個 team,再將其中三個 team 為一個單位分成二大 group,以便未來上課進行活動。分組之後,我通常會再請各組想隊呼,因為已經將學生分組,而且組長也已經選出,就請組長帶同學完成隊呼。不過讓學生自由創作之前,我會先示範,例如“Nadine Nadine Go! Go! Go! Nadine Nadine Number One.”,確認學生了解什麼是「隊呼」後,才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隊呼的創作。

 

 

 

另外在開學第一天的教學活動設計方面,通常我會有這樣的一個流程:

 

第一、先認識學生的名字

在開學的第一天有件事是相當重要的,那就是要準備英文名字的清單。幫學生取英文名字是一門學問,主要是為了方便記住學生,一學期我大概要記 400 個學生的名字,有些學生不要英文名字,那也無妨,甚至有些是會讓人啼笑皆非的名字,例如:WasabiKikiCoco 等,我喜歡將兩個連在一起唸成 KiKiCoCo。學生多少會有點先入為主的觀念,有時要糾正學生拼錯的名字時,她們還很理直氣壯地認為沒有錯呢!但日後我總是很有技巧的將之改正過來。

 

第二、要讓學生記住自己的座位號碼

藉由以英文報數讓學生熟悉數字,並以英文唸出自己的號碼,由一號開始報數,只要有一個學生動作較慢或唸錯時,就必須重頭來過,也因此學生會很謹慎並注意自己和傾聽別的同學的 speaking 是否正確。我認為這是很有效的方式,而且可以很快就讓學生熱絡起來。

 

最後一件是「班規的制定及提醒」。班規的設立,原則上以不超過五個為主;獎勵的制度必須明確且具原則性,不因學生吵鬧起鬨而有任何變更;可以圖表的方式呈現;在開學的前二週反覆提醒,以加深學生對班規的印象。

另外,對學生的評量方式及標準,也要在開學時立即告知學生家長及班導師,讓學生了解其努力的方向及內容,以增加學習效果。

 

小孩子來學校就是要學習,其中,日常生活的能力和語言的基礎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我希望在上英文課時,除了能讓學生學到他應該知道的語言技巧外,也能學到適應群體生活的能力,而這一切則有 賴 老師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就灌輸同學正確的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stine 的頭像
    jastine

    Justine的異想世界

    ja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